【知识·军旅·人生】
光明日报记者 刘小兵 光明日报通讯员 施杰 黎炜
不久前,陆军工程大学国防工程学院某教研室主任、教授杨启亮,荣获某国家级青年实用工程奖。该奖项主要奖励在航天、信息、生物医药等工程技术科研和生产一线上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人员。
获奖固然可喜,但对于长期从事战场设施智能化领域研究的杨启亮来说,令他更高兴的是,其团队开发的群智能建筑App仿真平台正式投入运行,该仿真平台让工程智能化控制软件测试时间由7天以上缩短到24小时以内。
“科研不能停留在纸面上。”杨启亮十分注重结合实际项目,推进战场设施智能化的研究。
某工程智能化建设项目具有工程浩大、系统复杂等特点,该项目在国内没有先例可循,且涉及对上千台特殊装备和保障工艺的测控和管理,其软件平台研制难度很大。那年,杨启亮被确定为该项目的软件总负责人。
工程现场为温度40℃以上、湿度高于90%的洞库,在这样的环境中作业就像是在“蒸桑拿”,更何况还要面对数目巨大的工艺系统和精密设备开展工作。一天下来,被汗水反复浸透的衣服上,挂满了白白的盐渍。
“再困难也要顶着压力上,工程决不能延期!”作为该项目的软件总负责人,杨启亮从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每次作业必须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功夫不负有心人,艰辛与挑战,最终转化成一项项沉甸甸的科技创新成果。该型智能化软件系统如期通过竣工验收,取得了重大自主创新成果。2007年,杨启亮围绕该项目展开的研究成果获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战场设施要想智能化,根本还在于人才的培养。”作为教研室主任,杨启亮特别关注专业人才的培养。他和团队经过一番努力,最终开设了国防工程及其智能化学科专业。
杨启亮对新成立的国防工程及其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格外用心,牵头制定了专业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每年的新生入学专业教育,杨启亮都会认真准备课件,向新生介绍专业内涵和职业发展等内容,引领学员尽早树立专业志向。如今,国防工程及其智能化学科专业第一批本科生已顺利毕业,奔赴各自战位。